智库

首页 > 智库

在生态文明框架中理解建筑“碳中和”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3-29 17:25:14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ImageFetcher.jpg

  中国作为碳排放量较多的国家之一,2019年碳排放量达到98.26亿吨,占全球比重的29%,减排形势仍然严峻。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提出“30·60”碳目标规划: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彰显了我国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的决心和担当。

  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要达到碳中和,一般有两种方法: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例如碳补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要完成“碳中和”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增加碳汇,更需要将碳排放总量进行大规模削减。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建造相关的碳排放总量约为18亿tCO2,中国建筑运行的化石能源消耗相关的碳排放为21亿tCO2。研究机构CarbonBrief根据中国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推算,201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达100亿tCO2。考虑建造和运行之和,中国的建筑碳排放量应该超过全国40%。

  由于建筑碳排放比重很大,而且很多领域的碳排放虽然不计入建筑碳排放,但与建筑紧密相关,中国的建筑业承担着实现“碳中和”的巨大任务。这个任务虽然从字面上看是一道“算术题”,但如果没有对建筑伦理和理论的再思考,没有建造方式的绿色化改变,没有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努力,没有正确的建筑技术和产品研发方向,这道“算术题”想得出满意的答案,难度很大。

  对建筑来说,“碳中和”就是节能吗?只有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大的视野去思考,才能得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路径。

  中国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依旧是剑指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战”。所以,我们不妨再次回到源头,看看这道困难重重的“算术题”的起始题设。

  以绿色观念行为带动节能减碳

  发展到今天,生态学在3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第一,世界是按照互相依赖的原则来运转的。

  第二,自然界中有许多值得人类学习的“生态的模式”,比如湿地可以净化水体、种植某些植物可以防虫等。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自然还是比人高明的。

  第三,自然界是处于复杂和多样的变化中的,对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给予保护。

  同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生态学对于现代性、科学技术、经济增长是带有反思态度的,呼唤建立一种现代的尊重自然、倾听自然的观念模式。

  无论像蜂房、蚁巢这样的生态模式,还是生态学的系统观、动态观,都对于城市和建筑影响巨大,有机发展、有机更新、动态模拟等理论无不来自其影响。建筑学向生态学的学习由来已久,甚至出现过“生态建筑学”这个名词。由一开始的“仿生建筑”,向大自然学习“生态的模式”,到“绿色建筑”,减少对大自然的侵害,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到今天,建筑“碳中和”的策略需要继续向大自然学习,继续保护自然,尤其需要进一步建立人和自然的深度连接,培养自然节制的生活态度,以绿色的观念行为带动节能减碳。

  了解一些生态学,会更了解我们要保护的环境是怎样的存在,建造——这个典型的人类活动怎样与之建立良性的关系。了解愈多愈会发现,一些建筑领域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有恰当的定位

  生态思想是关于如何认识环境,如何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不同哲学思想的总和。历史上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中都有相关的内容,毕竟其涉及的问题,是哲学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之一。但在18世纪以后,环境问题出现并成为影响文明的重要因素,独立而成体系的生态思想开始形成。

  从上世纪后半期开始,生态思想促进了建筑思想的发展,很多建筑理论家、设计师一直到今天都将生态思想作为建筑活动的理论源泉。“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会极大地影响建筑建造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真正“减碳”的?“减碳”这一目标和人性化、舒适、安全等其他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笔者认为这不是单纯的成文“标准”能够界定的答案。建筑师习惯于从环境、城市、文化角度去更加直接地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设计方向也许更加“减碳”。

  生态思想的思考起点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对这个关系有恰当的定位是一切的基础。

  人类的先民对自然是“敬畏”的情感,人的安定感和自我认知是将自己安放到一个可认知的、有系统的宇宙秩序中。

  但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西方社会开始将自然放在与人相对立的位置,可以说一切的环境危机来自于这种对立,即便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没有完全突破这种对立的认知。

  到近代,因为全球化的影响,地域文化衰败,东、西方趋同,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思想占了统领地位,将环境危机推向严峻的地步。试想,人类是否有一天真的有“超能力”,游刃有余地操控环境为我所用?可以说,许多寄望于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人,都依赖于类似的期望。这究竟是狂妄的自毁,还是人类进步的终极理想?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不同环境价值观分歧的根源。以不同理解为出发点,引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个选择是如此重要,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具体到建筑,其实一直也有这样的讨论,寻找“绿色建筑”的“中庸之道”,谈何容易。

  同时,人类的文化和环境的变化存在着互动关系。可以说环境危机来自于人类的野心和贪婪,而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文化的演进。城市和建筑作为文化的外延和载体,必受影响,但这个过程是相当滞后的,而且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生态文明”是中国建筑的指路标

  生态思想所涉及到的价值问题,不仅包括道德价值,还包括美学、精神、科学以及文化上的价值,当然还要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整体性的生态思想,应该避免片面性的价值判断所带来的偏差。

  生态思想中的伦理观关注的是人类在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不同的价值观必然支撑着不同的伦理观。当代的生态伦理学主要面对两个方面的议题:关于伦理关怀的范围,即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现代人对于后代人应负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类自身生存问题,生态思想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人类种族的延续,这是最根本的价值和伦理问题。而且人类终于意识到,所有的生命都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系统。即便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也无法忽视这种联系对于人的生存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张扬奢华的建筑已经“过时了”,简朴的建筑出现并逐渐得到认可。2021年的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作品即“对这个时代的气候和生态紧急状况以及社会窘困做出了回应。”

  要为人类寻求一条面对现实困境的出路,无疑要反思现代的文明模式,反思以经济的增长为唯一动力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狭隘的价值判断。

  现在,是时候将世界上相互对立、抗争的文明携起手来,发展出一种新的人类的环境文化。这种文化保有多元的特质、而又充满互动和生命力,那么人类文明不但能够迈过环境问题这道“坎”,而且会进入新的纪元。

  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论即突破了旧有思维,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文明模式。只有将“碳中和”放到“生态文明”的大框架中去理解,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和建造活动,才能获得更大的视野,避免将问题机械化,以整体性的思维、动态有机的工作思路获得这道“算术题”的最佳答案。

  □焦舰

(责任编辑:李静 )

声明

  一、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二、凡来源非“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转载稿件,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三、如本网所刊载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于30日内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63857828 。

  四、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会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请读者见谅。

  五、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从行业层面看,民营房企融资已然破冰,今年5月,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旭辉、新城控股等接连被选为首批发行公司债的示范性民营房企,债务还附带信用保护工具,中国优秀民营房[详细]

2022-06-28

  常修泽教授2020年在淄博实地调研  常修泽,著名经济学家,山东滨州惠民县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莫干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主任,《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详细]

2022-03-29

  中国作为碳排放量较多的国家之一,2019年碳排放量达到98.26亿吨,占全球比重的29%,减排形势仍然严峻。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提出“30·60”碳目标规划:即力[详细]

2022-03-2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 王羽  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提出4个方面23项举措。[详细]

2022-03-29

  全经联智库创始人 杨乐渝  当下,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品质,还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畅通国内大循环。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详细]

2022-03-29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组织机构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陕)字第011号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2

不良信息举报、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9-89668717 010-63857828 邮箱:csjrhw@163.com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10号中投国际大厦A座18层城市金融报社(华网) 北京事业部:北京市丰台区高庄119号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